查看原文
其他

港股历史大变局——那些正在跨越香江的过江龙人物系列之二:泛海系卢志强

2015-08-18 manson 港股那点事


编者按: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也是最好的时代。香江股市表面沉寂而低迷, 湖面下实则正酝酿着一场大变局:一大批来自中国内地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大佬,犹如过江猛龙,在悄无声息中做着精妙而深度的战略布局。


80年代中期的那场变局中,一批本土崛起的,以及来自东南亚诸国的华侨资本财团,或在香港建立总部,或以香港为基地进军中国大陆市场,投资领域遍及地产、金融、贸易、百货、酒店、航运、传媒及制造等各个领域,成为香港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资本财团,并一举替代曾经左右香港的英资。其中李嘉诚家族、郭鹤年家族、黄廷芳家族、郭令灿家族及林绍良家族均急升香港上市二十大财阀之列。


如今,这些来自中国大陆的过江龙,开始在香江股市酝酿着另一场变局——香港股市,作为中国资本输出的桥头堡,也第一时间被内地资本大佬当做战略要塞争夺。


格隆汇特地组织并将连续推出最新过江龙系列深度分析,力图通过蛛丝马迹,知微见著来发现和展示这段历史,见证港股这个长期低估的离岸市场将如何成为一个正常估值的主权市场的过程。


这一期,我们继续为您分享《港股历史大变局——那些正在跨越香江的过江龙人物系列》之二—泛海系卢志强


有人将卢志强形容为“中国资本市场深潜的一头巨鳄”,说他是“八大民营金融家族”之一。他超强的资本运作能力让业界侧目。今年5月,曾一度淡出泛海控股管理层的卢志强再度回归出任董事长,市场为之震动,期待这位在政商圈和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泛海灵魂人物能带领泛海步入新的时代。


实际上,历经三十年看似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卢志强已带领泛海集团及旗下公司纵横捭阖,业务涵盖房地产、银行、保险、证券、典当、能源、文化、资产管理等众多领域。泛海控股在资本市场的东突西进,其脉络渐趋清晰。2014年年初,泛海控股正式提出“三年打基础、十年成大业”的战略目标,公司转型随即全面提速。在一系列并购过程中, 从地产向金融、投资迈进,随着卢志强回归,泛海控股将成为“以金融为主体、以产业为基础、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产融一体化的企业集团”。


他朋友圈中的好朋友郭广昌全力把旗下香港上市的复星国际(566)打造成为对标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尔的内地民营投资集团公司之时,好朋友兼国内企业教父柳传志联想控股登陆港股IPO之际,卢志强也开始布局港股,打造泛海的出海口。


卢志强也因此成为众多过江龙中最显目的一员。


泛海起航


卢志强自1971年至1980年的近10年里一直在潍坊国企任技术员,调任潍坊市技术开发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但因升迁无望,1985年,卢志强选择弃官下海,创办山东通达经济技术集团公司,进入了教育和培训行业。“当时下海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干部提拔的时候没能提上,思想上有些想法,山东人又都好面子,所以才下决心下海搞商业。”——卢志强这样说道。


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一大批当下名气响当当的企业家,卢志强的崛起也是自房地产开始。房地产行业初显暴利时,卢志强马上进入,创立山东泛海集团公司在短短几年间就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1988年,卢志强走出潍坊,在北京注册中国泛海控股有限公司,它成为卢志强日后发展的旗舰。


1995年,卢志强加入泰山会这个由中国十多个著名民营企业家的互助机构,结识了柳传志、冯仑等一干大佬,且交情匪浅,会员单位包括联想控股、四通集团、泛海集团、远大集团、复星集团、巨人集团等15家中国顶级企业。卢志强曾称和柳传志是“一见钟情”,柳传志也回应称两人是“一拍即合”。日后泛海,联想之间“默契”的完美配合亦是在此时就埋下了伏笔。


加入泰山会为卢志强创造了大好机会,1996年,泛海集团参与发起设立国内第一家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后者于2000年12月19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00年,卢志强以中国泛海控股有限公司的名义参股民生银行13000万股,占到总股本的9.42%,成为民生银行的第二大股东。在进入民生银行之后,泛海系把其所持的民生银行股权先后质押,获得了数倍的融资。


2002年4月,原黄河证券完成增资扩股并更名为民生证券,泛海控股和中国船东互保协会分别出资2.4亿元(占总股本18.716%)和1.2亿元(占总股本9.358%),成为第一和第五大股东,逐步控制了民生证券。


2002年11月,海通证券增资扩股成为全国最大券商。通过旗下光彩建设(后变更为“泛海建设”)、光彩事业投资集团、中国船东互保协会和泛海实业四家公司,泛海系以近8亿元巨资共同投资海通证券,占海通证券总股本的9.15%,持股比例仅比第一大股东上实集团少了0.01%。


同年,泛海控股还发起成立了民生人寿,其也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股份制寿险公司,直到今年2月才转让了其所持有的民生人寿4.58亿股股份(占比16.96%),彻底退出了民生人寿。


高位减持套现,活化资金用途


在2003年的民生证券股权之争和2006年的民生银行董事会之争中,虽然泛海系看似取得了胜利,但其控制力也却是逐渐减弱了。解禁期过后,泛海系对民生银行和海通证券的控制力逐渐下降,恰逢此时,其地产和能源两大板块业务由于大幅扩张而产生巨大资金缺口,泛海系在资本市场大幅减持套现。2007年年底至2008年1月,三次抛售所持民生银行股权,共套现45亿元。泛海控股对民生银行的持股比例已由2006年的5.64%降到2008年的3.09%,民生银行2010年一季报显示泛海控股持股比例已减为2.62%,较06年减持了将近3%。对于海通证券,2009年一季度,泛海建设控股减持海通证券1.42亿股,泛海资源投资(现已更名为泛海投资股份公司)则全部抛售近1.39亿股。卢志强表示,减持回收了资金120多亿元,其中减持海通证券股份套现50亿元。除了10亿元用于组建“民生公益事业基金会”之外,其余的资金都被用于增持民生证券和房地产、能源产业的投资。


重塑泛海控股生态 万亿规模金融蓝图


2007年,卢志强的“泛海系”先后成为民生银行、海通证券、民生保险、民生证券、民生典当的大股东后,全方位搭建起了一个金融王国。在当年“中国资本市场控制榜”上,卢志强以控制2609亿元的总市值成为国内“市值第一人”。卢志强的泛海集团的资本棋局已经极具规模。


5月13日晚,泛海控股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审议,同意李亦明等8人辞去第八届董事会董事,并同意推举卢志强等10人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并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在5月29日股东大会上,卢志强将再次成为泛海控股的董事长。63岁的卢志强从幕后走向台前!


泛海控股这家以地产起家的企业向金融转型已初见成效,而历经三十年看似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卢志强已带领泛海集团及旗下公司纵横捭阖,业务涵盖房地产、银行、保险、证券、典当、能源、文化、资产管理等众多领域。


图片来自:新浪资讯


图片来自界面网


泛海控股在资本市场的东突西进,其脉络渐趋清晰。2014年年初,泛海控股正式提出“三年打基础、十年成大业”的战略目标,公司转型随即全面提速。在一系列并购过程中, 从地产向金融、投资迈进。


4月,泛海系将旗下15.89亿股,合持股比例72.99%民生证券注入泛海控股;次月,又以10亿元参与了对民生信托的增资控股,增资完成后泛海控股持有民生信托25%的股份。


6月,泛海控股参与中信股份(0267.HK)定增,以7.75亿元取得后者0.23%的股权;而后又于今年1月,斥资6.63亿港元收购香港券商财富金融44.91%的股份。


至此,泛海控股已完成了对证券、保险、信托、外资券商等多牌照的金融布局。


2014年起,泛海控股也加紧了海外布局的步伐。而第一单就是入主超人李嘉诚旗下的和记港陆(715,后改名为中泛控股)。


布局港股——泛海海外旗舰再度起航


近年李嘉诚大举撤离大陆,2014年8月至11月,李嘉诚出售旗下和记港陆。和记港陆于 1991年7月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主要从事物业投资,核心资产就是上海拥有的两处商业项目,分别为港陆广场以及港陆黄浦中心,两座商厦定位高端(注意,这两栋大厦现在非常值钱),租户多为跨国企业。泛海控股出资38亿(相当于每股港币0.5973元)的总代价,收购和记港陆71.36%的股权,每股收购价较2014年11月5日在联交所所报之收巿价每股港币0.72元还折让约17.04%。


毫无疑问,卢志强又做了一笔漂亮的买卖。原隶属于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陆港是港股市场中非常优质的壳资源。而且,在这笔交易中,泛海不仅享受了非常低廉的价格,战略上的意义更是高过其本身资产的价值,它真正打通了泛海系AH双融资平台的渠道,进一步促进了泛海控股从之前的传统房地产公司向综合性金融公司的转型战略,成功控股在港上市公司后,降低融资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也能利用香港壳公司做很多资本运作。


朋友圈再发力 卢志强顺利入股联想


与泰山会结下的缘分并未终止,卢志强在2009年也再度和柳传志有了一次合作。2009年9月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泛海以及联想控股联合宣布,泛海入股联想控股。中国泛海以27.55亿元的价格,从中科院的国科控股手中买入联想控股29%的股份。这个价格相当于对联想控股做价不到92亿元人民币,大约折合100亿港币。这次交易中的三方都获得了各自想要的结果:中科院获得巨额现金,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很多事情(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以及科技人才培养);泛海以不大的代价成为中国最具知名度企业之一的第三大股东;联想方面则真正实现独立运营。


今年6月29日,联想控股(3396)在香港IPO,定价42.98港元。泛海所持的17%股份市值达170亿港币,即使随后联想控股随大市下跌破发,仍有130亿市值。


出师不利,郁郁折翼时富金融


入主和记港陆之后,泛海在香港布局的下个目标指向了时富金融(510)这家老牌的香港全牌照券商。


2015年1月12日,泛海控股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泛海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收购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券商0510.HK (时富金融) 44.01%股权。


时富金融是一家老牌的全牌照香港券商,成立于1972年,其主营业务为提供证券、期货、期权及互惠基金以及保险相关投资产品的网上以及传统经纪业务。


根据3月份公布的框架协议,母公司时富投资向泛海控股出售时富金融40.71%股权,代价6.13亿港元,相当于每股收购价0.37港元,较时富金融停牌前收市价0.29港元溢价27.6%。泛海控股将按例向余下股份提出全购建议,按照股份收购价基准计算,时富金融全部已发行股本约值15.07亿元。


然而资本市场风云诡谲,伴随着港股大时代的呼声,时富金融股价飞升,并一度冲高至1港元之上。曾经的吴下阿蒙一下变得奇货可居。泛海控股的收购计划被时富金融独立股东否决。


在得知收购方案被否后,泛海控股发言人表示,公司对于时富金融股东投票结果感到遗憾,公司发展海外业务是整体规划的一部分,不会改变,有关时富金融收购事宜的进程,将稍后公布。其同时指出,该项交易只占公司整体规模很小部分,不会造成重大影响。


其实这事一点不复杂,趁着牛市坐地起价,都可以理解,但商业圈不是这种玩法,你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找泛海再多要点回来。搞少数股东否决的把戏,看似小聪明,实则商业节操掉了一地,以后谁还敢和你玩?至于泛海这边,可能就两个字能形容:郁闷。然后苦笑一声,说,走着瞧哈。


人算不如天算,万众期待的港股大牛市并没有如大家预期那样到来,当时悔婚打算坐地起价的时富金融股价一路下挫,一度跌破泛海出的收购价,创下0.27港元的新低。这是后话了。


泛海会如何?


不计前嫌,重回谈判桌?不是没有这个可能,一切能够用钱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即使按照时富金融近期最高股价1.0港元计算,不到20亿港元的价格在泛海近期的金融扩张交易中并不算大单。只是愿不愿意与值不值得的问题而已。


另找他壳?这个似乎也不难。这几年港股市场低迷,券商的日子并不是特别好过,待价而沽的券商壳股并不少,质素比时富金融好的壳股也不难找。


连续动作,展现投资能力


2015年3月18日,715董事会宣布,收购上市公司1886.HK(汇源果汁)7.9%的股份。


价格也是非常美丽,仅1.9465港元成本,即便经历一波过山车行情,相较现今2.9的价格,仍有较大盈余。


紧随其后,3月30日,认购200多万股广发证券股份。


8月5日,中泛控股公告以3.9亿美元收购其于美国纽约的物业。中泛控股表示,借此机会加强资产结构及盈利能力,进一步拓展地产业务,打造国际化综合企业。


中泛控股,作为卢志强海外布局的平台,正在发力。


已经63岁的卢志强,会在港股重新复制过去10年在国内资本市场的神话吗?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内容参考综合自和讯网,中金在线,新浪财经)



格隆汇声明:本文系格隆汇会员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格隆汇不持任何立场。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格隆汇行业群征集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

作为一个会员遍及全球五十多个国家的中国人海外投资社交平台,格隆汇聚集全球会员资源与信息,一起进行深入、全面、前瞻性的产业链研究,挖掘全球股市、大宗商品的投资机会。如果您对投资领域有相当的认识与研究,并乐于通过交流、分享与火花碰撞来寻找投资线索与机会,我们欢迎您加入我们。


申请入群方法:请您先加管理员微信号"guruclub_cs",附上您的岗位、行业经验与优势所在,并告知您希望加入的群名。甑别后,会尽快加您入群。


如果您希望与格隆单独交流,请加其个人微信号:hk-guru,或请登陆格隆汇官网(www.gelonghui.com)注册,直接关注和私信他。


联系电话:0755-86533501

投稿邮箱:tg@gelonghui.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